大黄在中药里的别称144


大黄,又称黄根,是一种著名的中药材,也是药食两用的植物。它具有泻下、凉血、解毒等功效,在中医学中应用广泛。

大黄的别名众多,主要有:
官黄:因其产于土质好、出产量大的地区而得名。
藏黄:指产自西藏的大黄。
川黄:指产自四川的大黄。
陕黄:指产自陕西的大黄。
青黄:指未加工的大黄,呈青绿色。
绵黄:指加工好的大黄,表面绵软。
姜黄:因其根部状似姜而得名。
苦黄:因其味道苦涩而得名。
象黄:因其根部粗大,形状似象牙而得名。
蒲黄:因其根部表面有白色茸毛,状似蒲公英而得名。
脾黄:因其可以健脾而得名。
血黄:因其可以凉血而得名。
漆黄:因其可以解漆毒而得名。
驴黄:因其可以通便,状似驴粪而得名。
牛黄:因其可以清热解毒,状似牛黄而得名。

除了以上别名之外,大黄还有许多其他别称,如:苦参、山参、土参、西北参、汉参、秦参、益母草、龙胆草、黄连草、知母草、当归草等。

需要注意的是:
大黄为泻下药,不可久服或过量服用,否则容易伤脾胃。
孕妇、产后虚弱者、脾胃虚弱者禁用大黄。
大黄与驱虫药、补益药不宜同服。

2024-11-29


上一篇:九香虫别名揭秘:揭开中药神秘面纱

下一篇:中药绣花针:别名、功效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