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土元别名揭秘228


土元,又称土蚕,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它属于环节动物门、寡毛纲、土鳖科,是一种体形细长的蠕虫状动物。土元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常生活在阴暗潮湿的泥土中或水沟旁,以腐殖质为食。

土元药用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其性微寒,味咸,归肝、肾经,具有清热利湿、消肿排脓、止血安胎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淋巴结炎、急性乳腺炎、创伤出血、胎漏等症。

中药土元的别名

土元在不同地区或文献中有多种别名,常见的有:1. 地龙:因其生活在地下土壤中,形似龙而得名。
2. 蚯蚓:与蚯蚓同属环节动物门,外形相似,故常被混称。
3. 蜎:《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水虫”,指土元生活在潮湿环境中。
4. 龙蚓:既指土元的外形似龙,又指其有破瘀通络之效。
5. 川地龙:主要产于四川地区,故名。
6. 小水蛭:因其外形与水蛭相似,故有此别名。
7. 地胆:因其胆囊中有黄色液体,故名。
8. 土鳖:因其身体柔软,似鳖而得名。
9. 水虫:与“蜎”同义,指其生活在潮湿环境中。
10. 长虫:因其身体细长而得名。
11. 地虫:因其在地下土壤中生活而得名。
12. 土中虫:与“地虫”同义,指其生活环境。
13. 土龙:与“地龙”同义,指其生活在地下土壤中。
14. 地龙龙:强调其是地龙中的上品。
15. 土中鳖:与“土鳖”同义,指其身体柔软,似鳖而得名。

此外,不同地区或民族还可能有其他不同的别名,如土蜈蚣、五爪龙、泥龙等。

土元的药用价值

土元作为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主要功效如下:* 清热利湿:土元性微寒,味咸,归肝、肾经,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淋巴结炎、乳腺炎等湿热证。
* 消肿排脓:土元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排脓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疮疡肿痛、脓肿、痔疮等症。
* 止血安胎:土元具有止血安胎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外伤出血、胎漏等症。
* 益气通乳:土元具有益气通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血不足、乳汁不通等症。
* 抗炎抗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土元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使用土元入药时,应遵循医嘱,不可自行用药。因其性微寒,脾胃虚寒者慎服。

土元的食用价值

土元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在一些地区,土元被视为一种珍贵食材。其肉质细嫩,富含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可炒食、炖汤或晒干后制成干货。

需要注意的是,野生的土元可能携带寄生虫,食用前须彻底清洗干净,并充分加热至熟透。

2024-12-09


上一篇:中药之青椒,别名多,功效广

下一篇:警惕中药中的“披着狼皮的羊”:空壳中药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