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的中药别名275


## 别名
黄芩,又称:
* 黄连皮
* 苦胆草
* 金胆草
* 黄连余
* 黄芩花
* 黄芩根
* 黄芩苗
* 黄土连
* 黄土根
* 地黄连
* 乌金草
* 东方金银花
## 简介
黄芩为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粗壮,叶为对生,花冠为黄色,果实为蒴果,内含黑色种子。黄芩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等地,在中国主要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
## 药性与功效
黄芩入药部分为根茎,性味苦、寒,归心、肝、胆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烦、退黄降压、抗菌消炎等功效。
## 药用价值
1. 清热燥湿
黄芩苦寒,能清热燥湿,用于暑热烦渴、湿热黄疸、湿热痢疾等证候。
2. 泻火除烦
黄芩能泻火除烦,用于心火旺盛、心烦不寐、口舌生疮等证候。
3. 退黄降压
黄芩能退黄降压,用于热毒炽盛、黄疸胁痛、高血压等证候。
4. 抗菌消炎
研究表明,黄芩中含有的黄芩苷、黄芩素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细菌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
## 禁忌与副作用
* 脾胃虚寒者禁用。
* 孕妇慎用。
* 服用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副作用。
## 配伍应用
* 与栀子、茵陈配伍,用于清热利湿,退黄降压。
* 与黄连、黄柏配伍,用于清热燥湿,泻火除烦。
* 与连翘、金银花配伍,用于清热解毒,抗菌消炎。
## 现代研究进展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具有以下药理作用:
* 抗菌作用:黄芩中的黄芩苷、黄芩素具有抗菌活性,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有抑制作用。
* 抗炎作用:黄芩中的黄芩苷、黄芩素具有抗炎活性,可抑制炎症反应。
* 降压作用:黄芩中的黄芩苷、黄芩素具有降压作用,可通过抑制血管收缩剂的释放来降低血压。
* 解热作用:黄芩中的黄芩苷、黄芩素具有解热作用,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降低体温。
## 结语
黄芩是一种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烦、退黄降压、抗菌消炎等功效的中药,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但是,黄芩性寒,脾胃虚寒者禁用,孕妇慎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了黄芩的抗菌、抗炎、降压、解热等药理作用,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12-10


上一篇:条参中药别名大全,助你深入了解珍稀药材

下一篇:中药赤石脂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