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附子功效与别名大全:详解常用中药材60


苍术和附子,都是中医药材中常用的重要药物,它们具有不同的功效与作用,也拥有许多不同的别名。本文将详细介绍苍术和附子的别名,并简单阐述其功效,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两味药材。

一、苍术 (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

苍术,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虚湿盛、脘腹胀满、泄泻、水肿、风湿痹痛、湿疹瘙痒、目昏翳障等症。其药效强劲,临床应用广泛,是治疗湿邪的重要药物之一。

苍术的别名众多,常见的有:

• 正苍术:这是苍术最常用的名称,多指药材的正品。市场上出售的苍术,通常指正苍术。

• 茅术:此名来源于其生长环境和植株形态,常生长于山坡草地,植株形似茅草。

• 山苍术:强调其生长于山地的特性,与平原种植的苍术有所区分。

• 赤术:指苍术的根茎外表颜色偏红褐色的品种,与白术(根茎颜色较白)相区分。需要注意的是,赤术并非所有苍术的别名,仅指特定类型的苍术。

• 香术:指气味较为浓郁的苍术,强调其特殊的香气。

• 北苍术:产自北方地区的苍术,与南方产的苍术在药性上略有差异。

• 官苍术:历史上曾有官府专门种植和管理的苍术,故有此名,现已少见。

这些别名常常在古代医籍中出现,理解这些别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医家的用药思路和药材来源。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苍术,其药性也略有差异,因此在选用苍术时,应注意其来源和品质。

二、附子 (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

附子,味辛、甘,性大热,归心、肾经。具有回阳救逆、温通经脉、逐寒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风寒湿痹等症。附子药性峻烈,使用需谨慎,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附子的别名也比较多,常见的有:

• 乌头根:这是附子的原植物乌头的根部,但通常指炮制后的附子。直接使用乌头根毒性较大,需经过炮制处理后才能入药。

• 川附子:产于四川地区的附子,以其品质优良而闻名。

• 盐附子:经过盐制炮制的附子,减毒增效。

• 白附子:与乌头同属植物,但并非附子,功效和毒性均有差异,需注意区分,避免误用。

• 制附子:泛指经过各种炮制方法处理后的附子,包括盐附子、黑附子等。

• 虎掌:因其形状酷似虎掌而得名。

• 九头乌:指乌头植物根部的形状,也常用于指代附子。

需要注意的是,白附子并非苍术或附子的别名,它是另一种中药材,与附子同属毛茛科植物,但功效和毒性都不同。 两者经常被混淆,需仔细区分。白附子具有燥湿、祛痰、消肿、止痛的功效,但毒性较大,需谨慎使用。

总结:苍术和附子都是临床常用的重要中药材,它们各有其独特的功效和众多的别名。了解这些别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方,并在使用中药材时避免混淆。但是,中药材的使用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用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2025-06-18


上一篇:铺地锦的药用价值及别名详解

下一篇:青瓠子药用价值及别名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