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全虫别名大全255


全虫,顾名思义,是指未经加工的完整昆虫。在中药中,全虫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而被广泛使用。为了方便记忆和区分,全虫被赋予了多种别名,丰富了中药学中的词汇体系。

常见全虫别名

僵蚕:全虫别名,指僵蚕科的僵蚕属昆虫。性平,味甘,入肝经。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之功效。

土鳖虫:全虫别名,指鞘翅目土鳖科的土鳖虫属昆虫。性温,味辛,入肝、肾经。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

地龙:全虫别名,指环节动物门寡毛纲地龙科的多种昆虫。性寒,味咸,入肺、脾经。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

蝉蜕:全虫别名,指半翅目蝉科蝉属昆虫的蜕皮。性微寒,味甘,入肺、胆经。有清热利尿、退翳明目之功效。

蜈蚣:全虫别名,指唇足纲蜈蚣目的蜈蚣科昆虫。性温,味辛,入肝经。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

蝼蛄:全虫别名,指直翅目蝼蛄科的蝼蛄属昆虫。性微寒,味甘,入肝、肺经。有安神定惊、利尿通淋之功效。

蝎子:全虫别名,指蛛形纲蝎目蝎科的多种昆虫。性温,味咸,入肝、肺经。有镇痛、消肿、杀虫之功效。

马陆:全虫别名,指倍足纲马陆目的马陆科昆虫。性微温,味咸,入肝、肾经。有清热利尿、解毒消肿之功效。

蚯蚓:全虫别名,指环节动物门寡毛纲蚯蚓科的多种昆虫。性微寒,味甘,入肝、肾经。有清热利尿、活血化瘀之功效。

蜣螂:全虫别名,指鞘翅目金龟科的蜣螂属昆虫。性温,味咸,入心、脾经。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

其他全虫别名

除了上述常见别名外,全虫还有许多其他别称,因地区、药材形态或药用功效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例如:
白僵蚕:僵蚕的幼虫。
黑僵蚕:僵蚕的蛹。
紫金地龙:地龙中较粗壮者。
文蝉:蝉蜕中带有花纹者。
老蜈蚣:蜈蚣中个体较大者。
土龙:蝼蛄的俗称。
全蝎:蝎子的全称。
百脚虫:马陆的俗称。
蚯蚓草:蚯蚓的干燥体。
屎壳郎:蜣螂的俗称。

丰富多样的别名不仅为全虫药材的识别和应用提供了便利,更体现了中医药博大精深的内涵和悠久的历史。

2024-12-10


上一篇:茯苓别名,功效多多,养生必知的“土茯苓”

下一篇:水杨柳的中药别名